乾县古称好畤、奉天、乾州,位于关中平原中段、渭北高塬南缘,是闻名中外的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墓——乾陵所在地。乾县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安咸阳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东距省会西安6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5公里,312国道、福银高速和西平铁路穿境而过,107、108省道及周边县市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县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15个镇,173个行政村,58万人。 乾县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境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浅山丘陵沟壑,中部为带状平原,南部为黄土台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菜,也是苹果、酥梨、红仙桃、红提葡萄、柿子等时令水果的最佳适生区。境内有泔河、漠谷河、漆水河3条河流,大中小型水库22座,水灌条件优越;石灰石储量3亿立方米,属国家优质矿石,易于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开发前景诱人。 乾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之地和中国历史上最早直辖县之一,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巡幸之所、名人游览胜地、将相食采之邑。这里才俊辈出、名人荟萃,孕育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著名的有唐代宰相赵隐、元代巨儒杨奂、“东方莎翁”之称的范紫东、著名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郭沫若等文人墨客都留下不朽的诗篇和珍贵的墨迹。近年来,在党政军界任职的高级干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和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人士1000多名。 乾县遗存丰富,文化荟萃。乾县是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修道著述、写就“百家之冠”——《南华经》之地,也是佛教在中国最早的传入地,境内明刹古寺颇多。自古重教兴学,这里建有西北最早的书院——乾阳书院,比西安关中书院还早300年,曾是明、清两代西北各地学子慕名求学之所。乾县是全国著名文化旅游县,境内历史遗存星罗棋布,文物古迹多达539处,帝王陵墓3座,列陕西省18个文物大县之首,乾陵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弦板腔”“蛟龙转鼓”分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小吃奇葩争艳,脍炙人口的“乾州四宝”--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境内的龙塘温泉、响石潭等自然风景也引人入胜。 乾县生机勃发,前景广阔。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乾县围绕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目标,坚持在稳增长中调结构,在扩投资中提质量,精准施策、定向发力,全县经济呈现出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2.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68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0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1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673元和10773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省21位。在工业方面,形成了装备制造、建材、纺织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裂变,“陕西制造、乾县配套”已成为乾县工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4户。在农业方面,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和以生猪、奶牛为主的畜牧业成为支柱产业,苹果面积已发展到52万亩,年产果品56万吨,双矮苹果发展到4.2万亩,成为陕西省双矮苹果栽植示范区,被授予“全国果业十强县”“全国果菜加工十强县”“陕西省奶牛养殖大县”,全省果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在旅游方面,乾陵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资源评审,列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预备名单。乾陵唐文化景区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文化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已经完成,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今天的乾县,正向着全面建成西部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迈进。乾陵脚下,漠谷河岸,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座人文富足、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加速崛起。58万勤劳朴实的乾县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乾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在这块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上携手谱写更加辉煌壮美的创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