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2016年度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17-04-13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机构:教育局
恢复窄屏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基础教育一处
各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西咸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教育局,厅属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年报的通知》要求,在各市(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年报基础上,省教育厅对2016年度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形成了《2016年度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通报》,现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地在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薄弱环节,改进重智轻德的问题,并通过年报制度,交流德育工作做法与经验,相互学习借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联系人:王东民
      电 话:029—88668898
      邮 箱:jjyc2010 @163.com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7年4月10日

2016年度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通报
 
      2016年,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大实践”活动为主线,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完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立足实际,积极创新,重在落细、落小、落实,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路径,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成立德育工作机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德育工作文件,加强德育工作考核,进行德育工作表彰,构建起了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德育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等市,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以局长(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石泉县、汉滨区教体局设立了德育工作指导中心,负责统筹全县德育工作。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教育局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德育系列活动的落实。
      商洛市调整充实市县区教育部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干部和教研人员,加强德育研究和管理。渭南市市县区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中小学德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
      (二)完善制度规划渭南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和《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榆林市制定了《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的指导意见》,府谷县成立了德育工作三级管理机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德育工作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三)积极安排部署宝鸡市于2016年12月份举办了“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观摩交流现场会,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咸阳市于2016年5月召开了全市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现场会, 9月承办全省现场推进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商洛市教育局与市文明办等部门召开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延安市教育局每年与市关工委等单位召开一次弘扬延安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会;铜川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德育品牌活动建设现场推进会;渭南市蒲城县召开了“求真向善德润奉先”德育工作现场推进会。
      (四)加强德育考核安康市教育局坚持把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县区教体局和市直各教育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之一,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德育工作情况考核、奖惩、年报、通报制度;县区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学校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评价成绩计入学生成长记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升学重要参考。咸阳市制定出了《学校德育工作测评细则》,实施学校智育和德育双百分考核机制,基本形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体系。铜川市制定出台《中小学德育品牌活动评价指标》,创建德育品牌学校41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教育局德育领导小组召开4次专题会议,出台系列教育活动文件12个,成立5个督查小组,加强对教育活动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学校年底目标考核中。
      (五)构建德育体系。各市区县、各学校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促进青少年成长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
      安康市全年培训校外教师达204人,设立校外活动中心辅导站126个,开办各类培训班32余期,开设专业287个,培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参与活动学生达20万人次,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榆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有望2017年秋季投用。米脂、靖边两县实践基地投入使用;68所乡村少年宫加强培训活动,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榆林市积极推进 “家校共育”工程,通过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组织实施“三评一访”(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教师访家长)活动,引领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机制。宝鸡市启动“好家风·好家长”家庭教育绿荫计划,通过“家庭教育讲座月月听”“家庭教育知识天天看”“家长义工队伍校校有”“家庭教育资源人人享”四个板块活动,全年共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6期,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202篇,阅读量超过35万人次,全市中小学招募家长义工1.8万人。渭南市开展了“万条家训进万家”系列活动,引导全社会弘扬家庭美德、培育良好家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汉中市建立5所家庭教育中心基地,各中小学校通过家访、家长接待日、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教师与家长结对子、家校联系卡等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学生的有关情况和教育问题,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铜川市5所区县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和23所乡村少年宫活动开展经常,全年参与学生达1.1万余人次。沣东新城教育局下发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府谷县通过举办“家校合作,共育英才”家庭教育巡回报告会,设立“家长接待日”和“校园开放日”,建立“成长备忘档案”,开辟家校互动栏,建立QQ群,府谷中学等26所学校创办了《家庭教育手册》、《家庭教育指南》、《心理健康家教报》等报刊。
      (六)师德师风建设。各地各校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注重班主任工作和班会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水平,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省教育厅授予高小英等51名同志“陕西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并予以表彰。
      安康市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师德师风建设“十不准”》《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十禁止”》《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范》《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八条规定》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对教师从教行为、从教纪律进行规范和要求;建立了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制定印发《中小学师德师风考核指导考核办法》,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师评优树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评选推荐表彰了120名省市级师德先进教师。汉中市通过“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和“班主任工作室”等形式,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水平。商洛市组建师德报告团,巡回各县区召开师德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增强广大教师职业荣誉感。渭南市开展学习身边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廉洁从教”践行活动和“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充分了解群众的期盼和愿望。府谷县邀请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作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通过校际交流、网络研修、以老带新等活动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韩城市学校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交流带班体会,探讨育人方法,提升班会课质量,增强育人效果。神木县以“最美教师”评选为抓手,通过“大手牵小手”的方式,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教师的文明行为引领更多学生,使校园文明行为得到传递和推广。
      二、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大实践”活动
      (一) 加强“新要求·大实践”活动体系建设。市县区广泛进行德育调研,根据中省要求,立足自身实际,科学设计德育内容,确立本市本县(区)德育教育主题,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并取得成效。
      咸阳市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把“弘文励教?德善咸阳”作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设计了10大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宝鸡市积极构建“一二四十”德育总体框架,“一”即以“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为核心,“二”即以校内德育和校外德育为两翼,“四”即持续推进德育课程化、序列化、生活化、特色化,“十”即创设“十大载体”,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榆林市全面推行“1155”德育模式,即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个主题”,整体构建全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这“一个体系”,推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活动育人 “五育工程”,深化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节日主题教育、志愿者服务、道德大讲堂等五项主题教育活动。铜川市依托铜川人文历史、地域特色和社会发展需要,设计了“爱我铜川”爱国主义教育、“品我铜川”传统美德教育、“忆我铜川”革命传统教育、“颂我铜川”理想信念教育、“建我铜川”民主法治教育等五项立德育人活动。延安市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活动实施方案》,全市33万中小学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活动目的。神木县开展文明礼仪、自主学习、阅读思考、勤于写作、强身健体、讲究卫生、热爱劳动、勤俭朴素“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和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放心食堂、卫生厕所、绿色校园和平安校园“六大创建”活动。渭南市开展德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建立核心价值观实验学校62所,创建德育示范校179所。
      (二)“新要求·大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市县(区)教育局以省“新要求·大实践”德育工作要求为主线,在中小学中广泛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并取得实效。
      1. 课堂延伸实践活动西安市开展清明祭英烈、六一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和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2016年学生参与人数分别是246652名、349112名、199182名,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榆林市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 “三爱三节” “走进博物馆·感受祖国繁荣富强”、“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和“小小百家讲坛”等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小学生导航,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陕西石油普教中心组织中小学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安康市开展2016年“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举办诵读比赛180余场次,参与活动学生达15万余人。杨凌示范区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推广国学经典诵读,引导少年儿童感受中华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
      2. 走进经典实践活动。大部分市县(区)、学校重视影视教育工作,制定实施意见或方案,下发文件,积极开展影视教育以及相匹配的活动,效果明显。安康市下发《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的通知》, 2016年累计放映电影1818场次,覆盖学校703所,近35.1万人次接受了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宝鸡市印发《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工作方案》,助推实施面向人人的艺术普及教育,在全国校外系统青少年微电影评展活动中,宝鸡市8部学生微电影作品在全国获奖。榆林市制定下发《中小学影视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中小学影视教育应急预案》《关于做好2016年春秋季全市中小学影视教育放映工作安排的通知》,成立11个放映队,专兼职放映人员35人,举办中小学微电影制作专题培训,140余名业务人员参加学习,确定榆阳区为影视教育实验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开展经典影视赏评活动,放映覆盖辖区52所中小学,全年观影中小学生达5万余人次;开展影评活动,组织辖区学生撰写影评作品和观影心得体会,共收到1000余篇作品; 5所学校被命名为全省影视教育实验学校。陕西石油普教中心影视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通过观影、主题班会、观后讨论、影评等活动,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
      3.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延安市广泛开展 “学习雷锋、服务社会”、“擦亮圣地、净化延安”、争做“文明小卫士”等志愿服务活动,使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扶弱济困、敬老爱幼等社会公益活动常态化。咸阳市组建教师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三个服务大队,五万名师生登记注册,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西安中学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垃圾不落地,西安更美丽,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带动家长,学校辐射社会,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环保意识。
      4. 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西安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坚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工作模式。201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政府牵头协调、财政资金引导、部门通力合作、组织评价科学、安全保障有效、服务接待规范”的研学旅行长效机制。据不完全统计,试点以来西安市累计组织60余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研学旅行,2016年9月已普及到全市各中小学校,基本形成了“校校组织、班班参与、人人体验”的可喜局面。韩城市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26个学校先行先试。8月份,召开韩城市研学旅行工作推介会,全面推进研学旅行工作。延安市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在红色教育基地链群等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瞻仰、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特色体验行动。延安中学“走延安路、做延安人、铸延安魂”红色远足活动,宜川中学“百里远足”活动,延安育才学校重走“保小”路系列教育活动,深受师生家长好评。铜川市首次举办360人参加的“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照金冬令营。耀州区组织学生赴“林徽因故居” “耀州区城市展馆”等场所参观学习,让孩子们感受耀州的人文和历史。榆林市让“红色榆林” “金色榆林” “生态榆林”地方资源升级为道德实践资源,培养广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
      5. 自强自立实践活动。各地各学校注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宝鸡市教育局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开展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指导县区加强规范化心理咨询室建设,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以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心理委员为主体的学生心理监测、咨询、辅导、矫正体系,取得良好效果。汉中市中小学校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表,排定课时,系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市225所中小学开通咨询电话,706所学校建有宣传栏,100所学校建有专网,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铜川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教育室,部分学校设有悄悄话信箱,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周(或月)活动,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建立良好的心态。西安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争创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活动。韩城市开展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的“三生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引导他们珍爱生命、感受幸福、学会生活。府谷县针对本县留守儿童多、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多、单亲家庭子女多等实际,在全县中小学积极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沣东新城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方案,完成了156个课时的集中培训,提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西安中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开展5·25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活动,通过《家教导报》、校报、展板等栏目进行心理知识普及,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西安小学开展“爱自己”珍爱生命、感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教育活动,深受家长好评。
      三、积极打造特色化德育品牌和学校文化品牌
      (一)打造德育特色部分市县(区)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文化教育基地以及校史展览室等,德育教育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
      延安市确立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基本理念,充分利用革命纪念地445处,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各学校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一个个内容各不相同、主题各有侧重的红色基地,建立一地与多校、一校与多地的长期联系机制,形成红色教育基地链群,使这些地方成为不挂牌的“团校”、“队校”,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最佳阵地。延安中学、延安育才学校、延安保小、谢子长希望小学等建于陕甘宁边区时期或以革命先烈命名的学校,建立自己的校史展览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校史教育。杨凌示范区承办了题为“探索植物、体验农耕”2016杨凌现代农业夏令营活动,来自全省51个县区近800名中小学生参加农耕旅“游”、植物教“学”,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 探索植物奥秘,展现农业科技多维视角,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农业科普的学习兴趣,广泛了解现代农业在高科技下的发展成果,加深与农业和文化的亲近感。韩城市挖掘韩城德育基地文化,开展 “讲《史记》故事、说《史记》人物、演《史记》情景剧”活动,深化“传承《史记》文化、知晓韩城故事、书香司马故里”主题活动,深入开发优秀民俗文化课程资源,让中华传统美德成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的源头活水。西安小学践行 “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大课堂,通过健美操班、思维美术班、“小百灵”合唱团、“坦克开起来”等活动,推动素质教育走向常态化,实现了参与班级最多,参与师生最多,综合课程形式最丰富等三项历史新高,深受师生欢迎。
      (二)打造文化特色各地按照省上统一部署安排,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新体系·大构建”活动,积极创建学校文化示范校,在各市区推荐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认真评选,确定命名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等25所学校为“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
      咸阳市大力培育中小学校园文化。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通过绘制文化墙、建设文化长廊、设立善行义举榜等形式,将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等张贴上墙,以视频感召、图片说话、空间提示、实物熏陶等方式,让校园无闲地,处处皆育人。文汇路小学的“厕所文化”,启迪中学的“天井文化长廊”,天王学校的“书香苑”,沣水园小学的“智慧学堂”,210学校的“古诗长廊”等各具特色,实现了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铜川市全面开展学校文化示范校创建工作。 通过学校精神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的协调发展和深度融合,全面构建学校文化体系。神木县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各学校把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生态教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加大绿色环保宣传,开展以节约能源、创建无烟校、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等绿色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府谷县大力推进校园文化新体系.大构建活动,引导中小学因校制宜,形成“大气、高雅、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体系。府谷中学敢拼能赢的奋斗文化、二中的黄河文化、前石畔学校的青松文化、高石崖学校的“赏识”文化等,特色鲜明。陕西石油普教中心9所学校通过文化墙、展板、黑板报、文化专栏、警示标语牌等,让墙壁道路说话,让花草树木传情,让典雅环境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各学校利用油画、国画、剪纸、书法、手工制作、班级名片制作装点校园,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
      四、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16年各市区县德育工作年报和省教育厅调查的情况来看,各市县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德育为先的地位尚未真正落实到位。一些地方领导和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影响,认为德育重要,是软性指标,因此,把德育重视程度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实际工作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表现在:一是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现象;二是主要领导抓德育工作挂名多,投入精力和时间少,调研和研究不够;三是专题研究德育工作会议少、文件少,落实德育机构专职干部和研究人员少;四是德育专项经费太少;五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德育考核机制没有健全,总结表彰不够,影响学校德育教育活动和效果。
      (二)德育工作要求落实不够扎实。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学校德育工作都有部署和安排,但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落实中套用上级的,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创新,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不够,市县区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主题活动,对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学校德育工作部署和安排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制定出切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或意见,开展活动与实际脱节。
      (三)德育教育内容滞后,实效性不强。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未成年人发育成长和社会化的速度在加快,成熟期在提前。但对于这些变化,研究还不深,许多观念和做法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如何及时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变化的规律与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需要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和把握。一些地方和学校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德育教育日、教育周仅仅区限于当日、当周,没有 与平常的德育教育常规联系起来,起到长期的教育作用。德育活动区限于形式,或满足于外部行为训练,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缺乏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的培养。
      (四)德育工作队伍有待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质内涵的理解缺乏深度,研究也不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类型学生的目标内容仍不明确,方法手段单一、陈旧;德育工作缺乏创新,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创新不够,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不强;一些教师育人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师德师风还需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德育基地创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有待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亟待加强与解决的问题。面对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不断提高新时期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水平。


信息编辑:[教育信息]